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一旦传染源(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进入人群密集的学校,极易造成结核疫情传播、扩散。
如何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关键把好“五关”:
第一关
入学体检关:将传染源拒于校园外。
将结核病筛查纳入新生入学体检及教职员工常规体检项目。通过入学体检发现肺结核可疑患者及结核潜伏感染者,及时动员至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排除或确诊。一旦确诊为肺结核,根据《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 年版)及时休学治疗,经规范治疗、病情好转后凭学校所在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复学证明方可返校。
第二关
晨检及缺课查因关:及时发现在校学生中的可疑肺结核患者。通过晨检、因病缺课追查及时了解每名学生是否有肺结核可疑
症状或是否因结核病相关症状缺课,如存在以上情况,请及时报告校卫生(保健)室,提醒学生至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追踪了解其诊疗情况,并第一时间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结核病疫情信息。
第三关
主动报告病情关:学生(家长)、教职员工主动报告病情,不隐瞒。
在校学生或教职员工因症状主动至医疗机构就诊被诊断为结核病时,应如实登记身份及学校名称、班级,切不可因担心学业或工作对医生故意隐瞒身份信息。您的隐瞒会使学校失去采取防控措施的最佳时机,进一步导致结核疫情在校园内传播。
第四关
开窗通风关:防止结核病传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学校条件日益改善,教室、宿舍、图书馆、计算机房等处安装空调,密闭空调房内空气缺乏流通,一旦存在传染源极易造成肺结核的感染与传播。因此,学校要落实开窗通风制度。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是防止结核病传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第五关
健康教育关:通过健康知识普及让大家自觉参与结核病防控, 树立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
经常在校园内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将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堂内容,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广大师生掌握基本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树立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