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奋斗故事给党听】南通疾控系统援宁流调队:我们在南京争分夺秒
2021年8月4日 14:01

完成流行病学调查14例,调查4起聚集性疫情,审核42份流调报告,排查密切接触者131人,次密接触者187人,参与南京市疫情防控相关方案、工作流程的制定,梳理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并补充流调内容,指导现场封锁管控、密接管理及隔离点的规范管理……抵达南京一周以来,南通疾控系统援宁流调队全力以赴,为阻断疫情传播争分夺秒。

南通疾控系统援宁流调队分两批次分别于7月24日、27日奔赴南京,22名队员来自市疾控、海门疾控、通州疾控和如皋疾控,分成5个小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防控指导等工作。

流调全称是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说医疗救治是“去存量”,那么疾病预防控制就是为了从源头上控制增量,而“控增量”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流行病学调查。

“要做好这份工作,我们要让自己变成有‘脚力’的侦查员、有‘眼力’的观察员、有‘笔力’的分析员、有‘脑力’的研究员。为获得一手数据,我们往往要花几个小时,对病例进行询问,梳理清楚他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根据病例轨迹的复杂程度、病例的配合程度以及回忆的清晰度等,询问的时间可能有所不同。”南通市疾控中心援宁流调队队员、急传科陆荣荣介绍,为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他们目前以电话流调为主,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流调组的临时办公室里,电话声就没断过。“与其他县级疾控队员组成的流调组相比,我们市疾控流调组还多了一份任务,就是审核其他组撰写的流调报告,并进行报送。在最终公布轨迹的时候,尽管只有几百字,但是每一个时间、地点,背后都是流调人员辛苦的付出。”陆荣荣说。

“这支队伍之所以训练有素,因为这一年多来,大家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的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南通市疾控系统援宁流调队队长、南通市疾控中心医防管理科科长凌剑介绍,22名队员中,正式党员11名,预备党员1名。平均年龄37周岁,最小的25周岁。70%是80后,男性12人,女性10人,可谓年富力强。其中,练维、符剑两人曾随江苏援冀流调队赴河北省石家庄市参与当地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而凌剑本人也曾驻守在昆山转运站,保障境外入通人员的安全转运,并被评为“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