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有我 “疫”往无前】⑦当黑暗笼罩时
2021年9月2日 09:42
南京、扬州疫情发生以来,南通市疾控系统先后有34名队员毫不犹豫、主动请缨,冲向阻击疫情的最前线。我们推出“攻坚有我 ‘疫’往无前”系列,呈现他们抗疫期间的心路历程、担当作为,向抗疫英雄们致敬!

南通市疾控中心消媒科
夜阑更深,月没参横,零点的南京街头,大地被黑暗笼罩。疫情肆虐的六朝古都,被迫早早地按下“暂停键”,丢失了往昔的璀璨光影。此时,秦淮区洪公祠1号的办公大楼依然灯火通明。2021年7月28日至8月17日,我们在那里见证了别样的深夜。流金铄石的七月,南京新冠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同袍同泽,偕作偕行。风雨里,南通疾控系统一行22人风尘仆仆奔赴南京,驻守市公安局,成建制与公安干警混编成“联合流调一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左三:孙斌)
抵达当日,南京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7例,创单日新高,风声鹤唳的恐慌情绪在惴惴不安的人群中悄然蔓延。“联合流调一组”能做的唯有厉兵秣马,枕戈待旦,竭尽所能去忤逆疫魔的威严。流调的对象,既有思维清晰的中年壮丁,也有记忆模糊的耄耋长者。由于后者占确诊病例的多数,给流调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在公安大数据的帮助下,借助确诊病例的行程轨迹、消费记录、监控视频等信息,我们施展“水磨工夫”,帮助他们再现丢失的记忆,从而抽丝剥茧,找出可能的传播链,并力争不遗漏一个密接和次密接。电话那头的人们,有的迷茫困惑,有的恍然大悟;有的惶恐不安,有的心如止水,但疲惫的声音中透露着共同的期待:期待南京疫情早日结束,与家人团聚。回家,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为了早日实现共同的目标,公安、流调等抗疫链条上的每个“齿轮”都在高速转动。黑夜,不只是流调队的终点,也是信息组和转运组的起点,他们接过流调报告,开启了新的一天。以后再看到星星时,我可能会想起在南京市公安局工作的那些黑暗的深夜。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漏尽更阑,最后一位病人在星光的照耀下踏上了回家的路,远方的家,灯火还亮着......截至2021年8月17日,联合流调一组累计完成16份流调报告,排查密接135人,次密接190人,工作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