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记·疫】⑨“疫”起坚守(上)
2022年4月22日 14:26

南通本轮疫情发生后,广大疾控人干在先、冲在前,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在他们身后,也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人员调集、车辆调配、信息报送、后勤保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他们充分发挥中枢作用,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毫不退缩,迎难而上,为前方“疫”线人员提供了最好的“武器”和“弹药”,让应急队员们没有后顾之忧。他们,就是来自中心总务科、办公室、财务科等职能科室的成员们。

他们说:“分工不同、职责所在,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方有干劲,后方有保障。抗疫已经坚持了28个月,面对复杂变化的形势,中心总务科既要保障中心日常运转,更要保证前方派出支援队员们的各项应急所需。

 

物流不畅、采购困难,办公室、总务科一起与多方沟通协调,想方设法筹措应急、生活物资10批次、近6万份。同时,安排专人进行物资的清点并发放到位。在中心实验室扩容改造工程中,有批关键材料因疫情原因始终运不进来,但工程不能停,他们灵机一动,打听到南通建方仓医院时有部分多余材料,临时“借”用使得实验室工程顺利实施。

有些流调的同志辗转征战前方已经一个多月,非常辛苦,闭环管理下,换装不便,有的还需要药品等其他物资的,总务科派专人一一送到各处,做好保障。

疫情防控需要全环节的考量。守好大门这道关,环境消杀要到位,人员管理是关键。对物业人员同样按中心工作人员防控标准管理,核酸、双码查验、两点一线缺一不可。每日对公共区域、快递和重点部位进行消毒,做到应消尽消,不留遗漏,降低环节风险。

疫情当下,吃饭成了难题,保障同志们有新鲜可口的饭菜也是疫情保障的重中之重。每天研究封控政策,“哪里能买到菜”成了常挂在嘴边的话。

图片1.png

中心一盘棋、抗疫一条心,理化的顾俊科长在中心车辆都用于保障流调的情况下,亲自开车带采购师傅各处转市场,并用爱车将菜拖回。

负责食堂的总务科袁亮同志介绍,“这次采取的是动态库存机制,比如说针对保质期较长的冻品,我们适当补充了库存。而针对那些保质期相对较短的新鲜食材,至少保证近两天的供给需求。

此外,由于队员们外出取样、采样、运送标本及加班时长不固定,总务科还常备了速食饼干、面包、泡面等以备不时之需。

 

↑总务科袁亮采购加班食品

 

白天晚上跟着忙,这是总务科人员的工作常态。他们既要当采购员又要当搬运工。往往刚忙碌完一批物资运送,前方又传来急需物资清单,最忙时一天得采购、运送(物资、人员)到前方三四趟往返。这样高强度的“连轴转”,为的就是后勤补给不掉链,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后勤无小事,可能物资保障在别人看来觉得很简单,但我们的工作远不如此。统筹协调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大家既有明确分工,又随时需要相互补台。”总务科郭天祥表示。

 

↑总务科郭天祥联系运送物资

 

“前方后方一盘棋,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没有啥不过去的”总务科科长郑石林说,“职责所在,使命所系,人人都是英雄。抗疫两年多了,每个岗位都很辛苦,坚持下去,抗疫必胜。”